当前位置: 塑胶资讯 > 网络营销 > 【热点】“现期结合+互联网” 引领国内塑料产业新趋势

【热点】“现期结合+互联网” 引领国内塑料产业新趋势

发布时间:2021-09-16 32753

引言

在当前塑料行业自身发展中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还远远没有得到实质性的解决,产业结构调整成为行业洗牌的“分水岭”。面对行业的洗牌,产业链各企业正在积极寻求转型升级,在不同路径中,“现期结合+互联网”逐渐成为“主流”。

传统产业发展困扰多

在当前塑料行业自身发展中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还远远没有得到实质性的解决,产业结构调整成为行业洗牌的“分水岭”。

据期货日报记者了解,近年来,在塑料行业投资高速增长拉动行业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产能过剩的负效应。特别是在农膜、管型材等领域,如BOPP、BOPET、异型材等产能过剩严重局面目前看难有明显的改观。

与此同时,工业行业中还普遍存在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劳动力成本刚性上升,超出企业承受能力等问题也制约了行业的发展。

此外,南美、中北美、东南亚地区与国内塑料市场的贸易摩擦也十分频繁,严重削弱了我国塑料产业出口竞争力。

在行情判断上,由于塑料的大宗商品的属性较强,塑料价格波动较大,而企业融资成本较高等问题使得相关产业客户面对价格的剧烈波动时无所适从。

而现货交易也存在诸多困难,经销商呈现区域性分布,生产商到终端有很多环节价格不透明,使得终端消费者要承担相应的成本压力。

现期结合模式趋向多元化

北京四联创业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四联化工”)总裁廖承涛表示,当前的塑料行业与塑料期货的联系越来越紧密,随着期货和衍生品等工具的增多,塑料企业所运用的工具和模式已从最早的纯期货交易拓展到现在的场外期权、点价以及一系列掉期产品等,所有的转型思路都聚焦在塑料产业和金融衍生品的结合上。

近年来,随着塑料市场的价格波动风险日益凸显,塑料行业利用期货和衍生品工具进行期现结合的模式更加多样化。廖承涛举例称:“当上游石化企业与当前市场价格不同步时,我们可能更多时候会利用期货进行短期套保,来锁定相对价格的风险。而在权衡计划采购量、销售量和库存量三者的关系时,我们倾向于使用期权工具来降低其波动率和影响力。”

“贸易商作为中间环节,既承载了上游刚需的生产和销售,又要面对下游随机的分散采购。”廖承涛表示,在受上游政策价格传导压力之外,贸易商还面临着计划、销量、库存之间的波动性风险。自去年开始,四联化工与永安期货、南华期货等多家期货公司旗下风险管理公司进行场外期权的对手方交易。“我们做过卖出期权,也做过买入期权和低成本组合期权。总体来讲,使用期权能让一个企业在计划量、销售量和库存三者之间达到一种平衡。目前来看,期权是一个比较合理的工具,它在未来对行业的影响会越来越深。”廖承涛说。

据了解,以往“凭老经验,也可以靠天吃饭”的传统管理模式一去不复返,“产业金融”与“金融产业”的融合成为市场主动管理风险的新模式。目前,包括四联化工、远大物产等产业客户已开始积极地结合金融衍生品工具,而金融机构也开始紧密结合现货,主动开展现货贸易。

远大物产集团有限公司衍生品事业部主管王强介绍,自去年2月份开始,公司开始为塑料行业企业提供点价和保价服务,如今每个月的业务量都近乎翻番,目前累计的场外期权交易合约总规模约为5万吨。

华泰长城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程鹏表示,去年年底,公司的场外期权业务逐渐发展起来,一开始接触的客户主要还是投资者,在业务模式内部、外部慢慢走得非常通顺和熟练之后,也开始着重于寻找实体企业,为实体经济提供服务。

发生于场外市场的现期结合模式在实体企业中越来越“流行”,这种风尚的养成离不开金融圈“买方”和“卖方”的共同推动。深圳市凯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量化交易部经理林超表示,公司自2013年开始致力于打造量化团队,去年开始涉足场外衍生品交易,主要是在塑料和PP品种上提供场外期权报价和做市商服务。“我们主要的模式是跟产业客户进行互动交流,了解他们在生产、销售环节中的实际需求,为其提供包括点价、库存管理和提前销售等服务。企业可能在整个生产经营环节中存在一些避险需求,我们利用自身在行情研判和基差交易的独特优势,在一些特殊时点给予他们一些指导,或者在特殊时点将期权的价格降下来,让他们能够更实惠地避险。

浙江永安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传博表示,公司于2014年开始从事场外业务,目前整体的现货规模较最初有了明显的提升,业务模式也从原来的择机、择时参与现货,逐渐过渡到常态化参与现货贸易,并为上中下游企业提供一些风险管理产品,比如提供一些连续化的远期合约报价来解决期货主力合约不连续的问题。

“把现货、期货和期权结合起来,我们致力于为企业客户提供综合性的风险管理方案,而要解决连续性的难题,需要先把现货做出一定规模,才能去设计一些产品和提供服务。”杨传博认为,无论是金融端向现货端转型,还是现货拥抱金融,要向期现结合转型,首要的切入点还是回归现货本质。

他表示,第一阶段,先与交易对手方建立一个日常的现货物流联系,在此过程中,双方互相增进了解,企业逐渐也会对整个期现结合的交易模式和衍生品应用有所熟悉,慢慢地锻炼出自身的人才队伍和经营策略。第二阶段则是双方更为深度的合作。“我们也在跟一些钢厂包括跟油厂有一些类似的风险管理合作,或者尝试投资咨询、成立产业基金等更深层次的合作模式。下半年,我们也会跟一家钢厂共同来成立一家子公司。”他说。

对于当前企业结合经营的主要形式之一,“现货盘面价+期货升贴水”的基差模式正为越来越多的塑料行业企业所用。买“基差”的好处有哪些?在杨传博看来,一是期货价格的形成过程保证了基差交易的公平公正;二是相比定价销售漫长的商讨过程和人力成本,基差交易效率更高;三是采用基差贸易的方式,拥有不同看法的人有机会分享到市场随机波动的红利;四是运用基差点价,既可以买涨又可以买跌,通过二次延期结算,从而解决企业对价格预期和物流环节相冲突的问题。

廖承涛认为,对于贸易商而言,在管理风险上一定要做到“以变应变”。当前,塑料市场的电商及各种金融衍生品正迅速发展,塑料企业急需提高风险认知能力,以及自身对这些工具的使用能力和结合能力。

用互联网思维解决传统问题

近两年来,大宗商品B2B领域最热闹的莫过于塑化行业。2015年,“找塑料”“化塑汇”等20余家塑化B2B电商平台接连出现。今年3月,富士康旗下的“买塑网”也宣布上线运行。在昨日的会场上,“互联网”也成为塑料行业转型升级中的关键词之一。

“'塑料+互联网’,是新时期塑料产业同仁必须面对、必须适应、必须拥抱的业务。”才大颖表示,互联网打破了传统批发市场地域的局限性,为“塑料行业”跨区域、集约化发展提供了平台。

众所周知,塑料产业自身特点呈现出“金字塔形”结构,上游相对集中,下游非常分散,这当中存有明显的信息不透明和不对称,再加上当前贸易商中间的利润越来越薄,传统的贸易路径越来越窄。

“对于传统的现货塑料交易来讲,为了确保交易安全,市场只能在一定区域的小圈子内进行,交易效率和交易便捷度上明显受限。”上海化工品交易市场研发事业部丘慧玲表示,互联网交易平台可以把信息变得相对透明,提高交易的便捷度,同时平台在当中还可作为一个安全保障。

此外,传统的塑料交易形式多是电话、面访等形式,撮合交易相对复杂,流动环节效率较低。但是随着电子商务先进技术的应用,电子交易体系的建立和实施,要勇于尝试,走进电商领域。

“现有更多的网上交易平台迅速发展,提供互联网+人工服务,汇集大量上下游资源和真实交易数据,由专业交易人员匹配精准信息,帮助客户快速获得更便宜的货。同时配套服务很多,为买卖双方提供物流、金融等服务,这一系列的服务都为贸易商提供了便捷的途径。”中宇资讯分析师杨娟对期货日报记者表示。

对于这一点,上海化工品交易市场研发事业部丘慧玲也表示认同。“传统的现货贸易商是不同类型的,有各自的短板和长处。作为'一站式’交易服务平台可以选择各自的比较优势,综合不同角色取长补短,配套相应的信息、支付、金融、物流等服务。”她表示,目前,塑料的电商模式一种是以销售商自建的以销售自有产品为目标的平台,另一种是开放合作的第三方电商平台。

对于生产商来说,通过互联网平台,可以减少人工成本,对于采购商来说,价格更加公平公正。电子交易型销售模式很好地迎合了互联网思维发展的趋势,扩大了销售渠道。

不过,目前许多生产企业还没有自己的网络平台,虽然也可以选择搭建自己的渠道,但在目前的行业格局下很难实现,多是寻找可以合作的第三方网络平台。如:延长中煤在上海石油交易所西部交易中心竞拍;中石化与海峡石化合作,在其网上销售产品等。

值得一提的是,在昨日会议的分会场上,上市公司金发科技子公司珠海金发大商供应链金融有限公司旗下的塑化交易一站式电商服务平台——“易塑家”正式启动上线。2014年,作为亚太地区排名第一的新材料企业,金发科技即开始推进“实体企业+互联网”的发展战略,成立金发大商,并正式进军塑化电商领域。

据了解,“易塑家”平台依托产业背景、高效整合塑化产业链的业务流、资金流、仓储物流、易塑金融等服务为一体,致力于打造塑化交易一站式电商服务平台。另外,该平台集自营、代销、撮合、直销等业务模式于一体,为塑化产业链的供应商和下游客户提供多元化的业务合作方式。

在业内人士看来,未来“塑料+互联网”模式将成为主流,其对整个产业的提升将起到颠覆性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