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种发卡(hair-pin)流量,它不仅浪费了宝贵的核心交换机资源,而且多层的转发增加了网络传输的延时。同样,由于超占比的存在,它也不能保证全速的L3流量。
总的来说,为了保证任意的东西向流量带宽,势必需要更高性能的汇聚层交换机和核心交换机。另一方面,也可以小心的进行设计,尽量将有东西向流量的服务器置于同一个接入交换机下。不管怎么样,这都增加了成本,降低了可用性。
市场需求变化对网络架构的影响
由于成本和运维因素,数据中心一般是大企业才有能力部署。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一些中小型企业也需要部署数据中心。不同的是,中小型企业的需求一般是,以一个小规模启动,随着自身业务的增长再逐步的扩展数据中心。数据中心的规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网络的规模,对应网络的需求就是,以一个低成本,小规模的网络架构启动,但是要能够水平扩展到较大规模。
传统三层网络架构的规模取决于核心层设备的性能和规模,取决于交换机的端口密度。最大的数据中心对应着体积最大和性能最高的网络设备,这种规模的设备并非所有的网络设备商都能提供,并且对应的资金成本和运维成本也较高。采用传统三层网络架构,企业将面临成本和可扩展性的两难选择。
最后
传统的三层网络架构必然不会在短期内消失,但是由于技术和市场的发展,其短板也越来越明显。基于现有网络架构的改进显得非常有必要,新的网络架构最好是:由相对较小规模的交换机构成,可以方便的水平扩展,较好的支持HA(active-active模式),支持全速的东西向流量,不采购高性能的核心交换机也能去除超占比,支持SDN等等。